青春是什么?他们给出答案-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更新时间:2019-05-04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永远的青年》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
“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那是一个需要热血的时代,
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也是需要青年人担当大任的时代。
在雨花台,
有许多年轻的生命消逝在这里。
他们就像一颗颗流星,
燃烧了自己,
照亮着深沉的夜空。
1930年,年仅16岁的袁咨桐在狱中给二哥写信说道:“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
1930年,年仅19岁的郭凤韶曾给自己列下一个全年计划。对自己今年要做的研究、要用的书、要做的文字、时间的分配以及事业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她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同年9月,在南京下关火车站被捕,后壮烈牺牲。
1932年,年仅19岁的曹顺标在牺牲前对难友说:“死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我自从入团的那天起,就准备随时牺牲。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再不能革命了;还有一件是,我只活了十九年,还没有恋爱过。”
……
雨花英烈中,
学有所成的青年占了很大一部分。
生逢国难当头的岁月,
他们没有选择逃避,
没有选择个人安逸,
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直到今天,
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
他们身上那种
抱负天下的青春意气,
那种扶危救国、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雨花台部分烈士生前读书的学校
成律 东南大学
吴光田 东南大学
文化震 东南大学
钟大樾 东南大学
齐国庆 东南大学、江苏大学
王崇典 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
黄祥宾 东南大学、中央大学
顾衡 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
陈朝海 中央大学
成贻宾 中央大学
陈景星 金陵大学
石璞 金陵大学
刘重民 金陵大学
黄叔富 金陵大学
谭寿林 北京大学
刘亚生 北京大学
朱克靖 北京大学
邓中夏 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
刘雪亮 北平大学
杨斌 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施滉 清华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
许包野 法、德、奥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张炽 北京民国大学
黄瑞生 北京农业大学
吕惠生 北京农业大学
杨振铎 上海大学
师集贤 上海大学
郭纲琳 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
徐述尧 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
侯绍裘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张应春 上海女子体育专门学校
谭梓生 上海法政大学
吕国英 上海中华艺术大学
任天石 上海中国医学院
黄励 莫斯科中山大学
李得钊 莫斯科中山大学
张文卿 莫斯科中山大学
陈原道 莫斯科中山大学
谢文锦 莫斯科东方大学
李济平 莫斯科东方大学
胡南生 莫斯科东方大学
胡秉铎 黄埔军校二期
高文华 黄埔三期
周不论 黄埔五期
文绍珍 黄埔四期
蓝文胜 黄埔五期
芮兰生 黄埔六期
于以振 黄埔学生军教导团连长
谢士炎 国民党陆军大学
朱建国 国民党陆军大学
赵良璋 国民党空军军事学校
金佛庄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吴振鹏 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
陈处泰 安徽大学、上海法政学院
何宝珍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梁永 南京五州公学
丁香 东吴大学
许金元 杭州之江大学
谢曦 天津高等工业学校
马克昌 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李治邦 贵州大学、上海法科大学
石俊 南京晓庄师范
叶刚 南京晓庄师范
谢纬棨 南京晓庄师范
郭凤韶 南京晓庄师范
袁咨桐 南京晓庄师范
姚爱兰 南京晓庄师范
沈云楼 南京晓庄师范
胡尚志 南京晓庄师范
汤藻 南京晓庄师范
马名驹 南京晓庄师范
……
……
……
我们难以将在雨花台牺牲的英烈们的姓名一一默念,我们难以将他们的面容一一重现,但他们共有的精神和力量,却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们曾经是那样生动鲜活、青春如画、爱情绚丽、忘我奋斗、不屈不挠。然而,他们生命的钟摆都猝然停止在了雨花台。于是他们坚毅无悔的容颜,便凝结成了穿越时光洪流的永久的精神坐标。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习近平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无担当,不青春
无责任,不青春
无热血,不青春
无寂寞,不青春
无勇敢,不青春
无奋斗,不青春
无拼搏,不青春
新时代的中国,
没有战争的纷扰,
但我们周围依然有年轻的身影
在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做着不懈的努力。
时光,不辍韶华;
青春,不负青春。
致敬,永远的青年。